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常见的乳房疾病,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水平过高、黄体酮激素过少,从而引起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发生退行性病变及结缔组织增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或不适,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内分泌激素失调。
什么人会患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可发生于青春期开始以后的任何年龄,据调查约有70%~80% 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但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而不生育、初产年龄大于 35 岁及哺乳时间短的女性是乳腺增生的高发人群。近年乳腺增生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愈见低龄化。
乳腺增生的症状
- 乳房内出现单个或多个肿块,以片块状为多见,也有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可从粟粒般大至逾3~4cm。肿块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韧,可被推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
- 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或触痛。疼痛以乳房肿块处为主,亦可向患侧腋窝、胸胁或肩背部放射,有些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痒。疼痛常于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亦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
- 月经失调,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澹,可伴痛经。
- 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
- 情志不畅或心烦易怒。
乳腺增生的类型
完全生理性的乳腺增生,如单纯性乳腺增生症,可自行消退。病理性的乳腺增生需积极治疗,尤其是囊性增生类型。
- 单纯性乳腺增生症
也叫乳痛症,在年轻患者中最常见,其原因是性腺激素分泌旺盛及变化波动较大,伴有明显周期性乳房胀痛,月经后疼痛消失。这类增生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只要保持良好情绪,症状可自行消失。如果疼痛较明显,应谘询医生,或寻求中医诊症,服用有疏肝理气功能的中药。
- 乳腺腺病
病变基础是乳房内的乳腺小叶和乳腺管均有扩张及腺体周围组织增生。治疗应以软坚散结为主,辅以疏肝理气的中成药。
- 囊性增生病
为病理性增生症,患者内分泌失调较严重,导致乳腺导管细胞及上皮细胞大量堆积死亡,形成囊肿性肿块,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此类增生可能发展为癌变,因此要提高警惕,积极求医治疗。
乳腺增生的发病原因
- 内分泌失调。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
- 精神因素。过于紧张、情绪激动等精神因素都可能使本应复原的乳腺增生组织得不到复原或复原不全,久而久之便形成乳腺增生。不良精神刺激还会加重已有的乳腺增生症状。
- 饮食习惯。摄入过多脂肪可影响卵巢内分泌,强化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从而导致乳腺增生。
- 生活因素。例如多次人工流产,夫妻不睦,内衣过紧等。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郁久伤肝,致气机郁滞,蕴结于乳房胃络,或放纵食生冷肥甘,及劳力过度,耗伤元气,也易导致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
乳腺囊性增生有癌变可能,因此需积极治疗。
- 囊肿较小、症状较轻时,可进行内分泌治疗,採用抗雌激素药物。
- 囊肿很大、有压迫症状,或超声波提示囊壁局部变厚、有丰富血液供应,或囊内有附壁肿瘤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方法有:
- 开放性手术:可以选择乳晕切口切除肿块,或者通过腋窝皮纹切口、放射状切口等手术切除。
- 微创手术:通过皮肤的微小切口进行切除。可以切除大部分囊壁,防止再形成囊肿,且手术瘢痕比较小。
女性应注重乳房的呵护,特别是生活和工作压力大的白领女性,应至少半年做一次检查。产后的女性应该从怀孕满5个月起至授乳期间,进行科学、规律的乳房按摩,使乳房内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状态。
另外,中医可以内服药方、中药局部外敷、针灸等疗法予以辅助。饮食方面,忌烟、酒、咖啡、葱蒜、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腻、油煎、霉变、醃製食品,忌公鸡、鹅、猪头肉等发物。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多运动,防止肥胖,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勿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的产品。
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佳
西医一向着重药理性,治疗均以切、割、杀为目标。中医则着重功能性,以提昇机能及免疫力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互补长短,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桉,大大降低患病风险。